清代诗人陶澍生平简介、轶事和成就-陶澍有哪些诗集?

陶澍

(1778—1839)清湖南安化人,字子霖,号云汀。嘉庆七年进士。授编修。迁御史、给事中。出为川东道,治行称四川第一。嘉、道间,历安徽布政使、巡抚,清查库款,理清三十余年积累纠葛。治荒政,创辑《安徽通志》。道光五年,调江苏。时洪泽湖决,运道梗阻,澍办理海运,亲赴上海雇船而成之。十年,任两江总督。与巡抚林则徐疏浚江南河流,号为数十年之利。又陈两淮盐政积弊,推行票盐,减价敌私,颇有成效。卒谥文毅。有《印心石屋诗文集、奏议》、《蜀輶日记》、《陶渊明集辑注》等。

诗人陶澍代表作凤县道中

一发青天在,巉崖束小溪。木欹危石出,水涨断桥低。

渐远黄牛堡,初来白马氐。凤州无手柳,村酒醉如泥。

清代诗人陶澍:人物生平

  早年经历
  陶澍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(1779年元月17日)出生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。
  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,七岁的陶澍跟随父亲陶必铨远走长沙,在岳麓书院读书。
  乾隆五十年(1785年),其父陶必铨因母老思亲,回小淹镇资江上游的江南红泥田王虎文(名王崇焯,为陶必铨知交好友)家中设馆授徒,陶澍仍跟随读书。
  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,陶必铨回家务农并钻研学问;陶澍亦在身边读书,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,并参加一些农业劳动。
  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陶必铨应邀到安化县城(今梅城镇)主持修复南宝塔,陶澍亦跟随在安化学宫读书。
  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,陶必铨到益阳曾润攀家中设馆教书,前后四年,陶澍仍跟随在侧读书。
  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陶澍参加县学考试,得补邑诸生。
  嘉庆三年(1798年),陶必铨转赴益阳石井,在刘静园家中设馆授徒,陶澍仍跟随父亲读书。同年,陶澍与安化县一都河曲溪人黄德芬结婚。
  嘉庆五年(1800年),随父赴长沙参加湖南乡试。
  嘉庆六年(1801年),陶澍离家北上,参加会试,却名落孙山。遵父嘱,留京温习功课,准备再试,以图进取。
  科举及第
  嘉庆七年(1802年)春,陶澍在京参加壬戌科会试,中进士,为第63名;四月,参加殿试,为二甲第15名;朝考,嘉庆帝召见,定为第55名。为安化第一个进士。
  嘉庆九年(1804年)二月,赴任翰林院。
  嘉庆十年(1805年)四月,任翰林编修。同年闰七月,父陶必铨病逝,陶澍回乡奔丧,丁忧三年。此后,陶澍在澧阳书院主讲三年,认真从事教育,培养人才。
  嘉庆十三年(1808年)八月,陶澍离开家乡安化,携家北上,任国史馆纂修。
  治行优异
  嘉庆十四年(1809年),任四川乡试副主考。此后十年,陶澍先后任詹事府詹事、记名御史、江南道监察御史、陕西道监察御史、会试同考官、会试内监试官、巡视中城、户科给事中、巡视南漕、吏科掌印给事中、道员等官职。在任上,陶澍均能恪尽职守,勤政恤民。
  嘉庆十九年(1814年),陶澍任江南道监察御史,发现吏部候选官员太多,遇有官缺,则粥少官多,争议纷纭;吏部又立法不一,设置重签,形成混乱,造成弊端。陶澍主张统一立法,废除重签名目,堵塞漏洞,防止弊病。是年底,陶澍又陈奏州、县积弊,明确指出:“州、县之弊日深,州县之疲顽有自”。接连例举了八种州、县官场弊病。
  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,陶澍被任命川东兵备道。十二月抵达重庆赴任。任中清理积讼,打击恶棍,平反冤狱,安定社会秩序。禁止私设关卡,畅达交通,鼓励工商,发展商业贸易。察看农村,体恤民情,奖励开荒,发展农业生产。
  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十一月,新即位的道光帝擢陶澍为山西按察使。
  道光元年(1821年)三月,兼署布政使。八月,调福建按察使。十月,未及福建赴任,擢安徽布政使。
  道光三年(1823年)正月,擢安徽巡抚。
  陶澍对安徽进行了全面的治理:
  1. 清理安徽钱粮,杜绝钱粮亏空。
  2. 救济灾民,建立丰备义仓。
  3. 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生产。
  4. 整饬吏治,安定社会秩序。
  5. 重视文教,倡修《安徽省志》。
  道光五年(1825年)五月,陶澍调任江苏巡抚。因洪泽湖决口,漕运阻浅,特调任江苏巡抚,亲至上海主持漕粮海运,雇沙船一千五百艘,运苏、松、常、镇、太五府州漕粮一百六十余万石至天津,为清代大规模海运漕粮之始。
  道光六年(1826年)正月,陶澍再次“亲莅上海,部先后,申号令,各州、县剥运之米,鱼贯而至,鳞次而兑,浃旬得百三十余万为首运,余三十余万归次运。告祭风神、海神、天后,集长年三老,犒酒食银牌而遣之。万艘讙嘑江澄海明,旌旗飙动鼋龙踊跃。”二月底,漕运船队顺利抵达天津。
  陶澍任江苏巡抚首倡海运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最重要、最典型的成果。
  1. 整肃吏治,改造民风,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。
  2. 关心人民生活,救济灾荒。
  3. 大力兴修农田水利。
  4. 加强治安,严惩讼棍。
  两江总
  道光十年(1830年),加太子少保衔,署两江总督,寻实授。陶澍勇于任事、为朝野所重用。
  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与巡抚林则徐治江苏水患,修刘河、白茆、练湖、孟渎等水利。
  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入觐,赐御书“印心石屋”匾额。
  病逝任上
  道光十七年(1837年)十一月,陶澍六十生辰,道光帝赐亲题扁额、福寿字以及珍玩文绮。
  道光十八年(1838年),忽病风痹。
  道光十九年(1839年)六月,逝于两江节署,时年62岁。晋赠太子太保,依尚书例赐恤,谥号“文毅”。入祀贤良祠。并祝名宦祠,於海州建专祠。